
4月22日,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廖晓燕率队来校交流,双方围绕医工交叉学科建设、产教融合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磋商,共同探索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新范式、共谋大健康产业人才培养新路径。校党委书记黄昕,党委委员、副校长吴志军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。
座谈会上,吴志军强调了两校合作对推动医学与工程学科深度融合的战略意义,期待双方通过共建医工交叉学科专栏,联合申报科研项目,为创新链与产业链衔接注入动能。
交流环节,双方围绕四大核心方向达成共识:一是课程革新,共建“医工联盟”课程体系,打造医学与工程学科交叉融合示范课程;二是专业升级,联合推进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建设,深化“楚怡工匠计划”产教融合实践;三是规划统筹,将合作项目纳入“十五五”发展规划,构建“学科—产业—科研”三位一体布局;四是师资优化,通过联合教研、科研攻关提升师资水平,推动专业结构动态调整。

廖晓燕指出,此次交流旨在深化战略协议落地,重点突破专业共建、资源共享、师资协同等关键领域,为区域医疗健康产业输送复合型人才。廖晓燕表示,将牵头建立“联席会议+专班推进”协同机制,定期调度、动态评估确保合作实效,推动协议从“蓝图”转向“实景”。

黄昕系统提出了合作实施路径,以眼视光、口腔医学技术等新专业为切入点,共建“医学+工程”跨学科实验室与课程集群;创新“双师互聘”“人才共培”机制,拓展健康管理、医工联合研发等合作维度。黄昕提出三大战略行动:一是学科筑基,发挥工科优势培育医工交叉特色学科群,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;二是生态赋能,构建“人才共育—平台共建—成果共享”协同创新生态圈;三是机制护航,建立校领导专班与多部门联席机制,争创省级医教融合示范标杆。
此次对接,标志着两校合作迈入实质推进阶段。双方将组建专项工作组,围绕师资联培、实验室共享、医工交叉科研等领域制定实施方案,以教育链、人才链精准对接湖南省“大健康”产业链,为实现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蓝图贡献力量。
(审核:刘洞波 张何 杨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