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让“红色基因”不再是抽象的历史符号?如何让思政教育“入脑”“入心”“入行”?10月24日,研究生工作部组织的我要“红”起来,培养“湖小研”的红色沃土——“追寻伟人足迹,践行大思政教育”实践活动在韶山启动。这场将“思政课”搬到红色圣地的实践,正以最鲜活的方式,回答这两个问题。
活动中,我校与韶山管理局红培中心共建研究生思政教育实践基地。双方将从三方面推进思政教育提质:一是有计划组织研究生思政教育活动,提供教学场地与师资;二是创新形式讲活“红色故事”;三是聚焦研究生群体,打造沉浸式教育平台。
在毛泽东广场,师生列队肃立默哀、三鞠躬,研究生院(研究生工作部)院长(部长)任振华带领党员代表重温入党誓词。走进毛泽东同志纪念馆,师生了解到毛泽东“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”的广阔胸怀和高远志向。
在《永远无法收到的家书》思政课上,杨开慧烈士藏于砖缝中近半世纪的信件,其承载的信仰与爱情让讲解老师落泪,师生亦深刻体会革命者“舍小家为大家”的崇高境界和牺牲精神。
此次活动是学校“三色教育”的重要实践,也是创新思政形式、深化实践育人的关键举措。接下来,研究生院将持续开展“研究生大思政教育”系列活动,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筑牢根基,实现科研报国与立德树人统一。
(审核:杨欢 任振华 刘洞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