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1日上午,党委委员、副校长张小刚一行赴韶山市银田镇走访慰问卓越工程师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调研团师生,实地考察实践成果。我校学生工作部部长刘琤、校团委书记梁桥、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王明权,银田镇党委副书记李鹏、韶山灌区陈列馆副主任叶钰莹参加活动。
在韶山灌区陈列馆,张小刚一行通过讲解员介绍、工程模型展示及影像资料,系统回顾了灌区60年建设历程。作为凝聚“艰苦创业、敢为人先”精神的水利丰碑,韶山灌区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实践思政课。
在调研成果汇报会上,实践团学生代表赵梦菲从韶山灌区60年历史脉络梳理、“灌区神经末梢”调研解析、入户走访与田野调查实践、社会影响四个方面,汇报了团队调研成果。张小刚对实践团“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的实干精神给予高度评价,指出韶山灌区既是红色精神地标,更是“实践出真知”的鲜活教材。
张小刚在总结讲话中对实践团提出四点期望:一要向下扎根,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,在吃苦耐劳中锤炼本领;二要向上生长,弘扬灌区精神,强化社会责任感;三要筑牢安全防线,确保实践成果持续深化;四要反哺地方发展,以专业智慧服务乡村振兴。同时,他对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及银田镇政府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。
此次调研活动充分展现了"三下乡"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。我校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,推动青年学子在专业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,在服务社会中贡献青春力量,实现灌区精神与时代发展的有机结合。
(审核:周娟玲 王明权 刘洞波)